自1999年以来,我持续关注IT部门更名议题,但如今这场辩论已失去实质意义。在新兴数据经济中,真正的核心议题应该是技术领导者如何将数据转化为价值,以及企业如何彻底改造其传统运营模式。
近期IT Brew记者Brianna Monsanto关于IT部门更名价值的文章引发LinkedIn热议。文章与后续讨论形成的共识是:虽然更名可能有其价值,但这不过是团队整体重构中的品牌元素。若企业纠结于IT部门改名,往往暴露了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正如我在文中所言:给猪涂口红无济于事,必须彻底改变本质。
这种讨论热潮让我想起2012年著作《CIO悖论》中关于IT更名的章节,再次印证了"太阳底下无新事"的真理。书中受访的某CIO坦言:"在GE任职期间我们确实更名过IT部门。虽然我不反对这种尝试,但认为这并非IT组织成功的关键。"
2012年讨论更名尚具意义。当时通过设立业务关系经理岗位配合新名称(数字技术部!商业解决方案!滑稽步伐部!),确能助力IT实现支持、赋能等目标。但如今语境已发生根本转变,更名辩论近乎失去讨论价值。
回望两百年前美国农业社会,1786年蒸汽机技术革命催生了工业时代:农家女走进纺织城,强盗大亨积累财富,19世纪成为人类史上创新最密集的时期。卡内基、范德比尔特、阿斯特等巨头通过圈占地产、掌控资产、组建庞大团队构筑商业护城河。
1960年代软件技术兴起再次改写规则:企业开始追求精简地产、轻资产运营、敏捷团队,通过API直连合作伙伴技术平台。当下我们已进入数据经济新时代,工业时代的管理思维彻底失效。在这个数据战略、文化、基础设施决定未来增长上限的时代,企业运营需要根本性变革,IT部门自然首当其冲。
核心命题
因此,在纠结IT部门命名之前,我们更需追问:在数据经济中,技术团队能为企业创造何种价值?而在此之前,必须直面更严峻的挑战——对于仍困在工业思维中的大型企业(几乎是所有企业),汹涌而来的AI浪潮意味着什么?人类固有的变革阻力会否阻碍AI应用进程,导致数据化传统业务出现巨大断层?我们是否即将见证大批"百视达式"企业的集体死亡?近期中国DeepSeek挑战英伟达的新闻,又预示全球AI市场将上演怎样的激烈竞逐?
这些才是技术领导者亟需破解的命题——尽管讽刺的是,他们恰恰是塑造快速变迁的人类社会最具话语权的群体。在担忧部门命名之前,请先回答这些问题。
若实在需要新名称,候选名单或许包括:价值创造部、AI应用部、企业转型部。但在我看来,最能准确描述技术在数据经济中影响力的名称始终是——IT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