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谈下传统企业IT架构转型中的数字中台建设。
由于中台这个词被泛化和烂大街后,我也很少再谈中台这个概念,但是我仍然一直在强调中台本身是融合了类似SOA,微服务,云计算很多架构思想的一个产物。你自己应用不好并不代表这个思想本身不好。
任何架构思想和技术本身有适用的场景,不能脱离场景谈技术。
先看下网上对数字中台的一个简单说明。
数字中台是将企业的共性需求进行抽象,并打造成平台化、组件化的系统能力,以接口、组件等形式共享给各业务单元使用。使企业可以针对特定问题,快速灵活地调用资源构建解决方案,为业务的创新和迭代赋能。主要包含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两种类型。
对于中台我原来解释过它是一个业务概念而非技术概念。当前谈中台除了谈到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时候,还会谈到技术中台。而个人理解技术中台并不适合放到整个中台架构里,技术中台本身就是底层的数字化IT基础设施,是技术平台而非中台。
中台涉及到共性业务能力的抽取和复用,是和业务相关的,而平台和业务无关。
为何中台很多架构思想在传统企业IT架构转型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一个关键点就是传统企业本身已经有遗留IT系统和IT架构,整个转型也是循序渐进的,而非全部推倒重来。所以在中台思想引入的时候,不能类似微服务,组件化拆分思想一起强推,这样就导致企业内部很多已有的IT系统全部要重新建设,代价巨大。
中台核心是共性业务能力的抽取,业务能力的复用和共享,这才是重点。这个能力究竟是来源于新建设的微服务模块,还是遗留的单体应用系统并不是重点。在构建数字中台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这点。
所以你会看到中台在共性业务能力接入和能力开放共享这个核心价值点上和传统单体应用架构下的SOA共享服务平台思路仍然是一致的。
而对于SOA我一直强调核心就是找到可复用服务,并开放和共享服务。
基于这个思路企业构建数字中台会体现三个核心点。
第一点:共性业务服务能力识别和接入
传统我们在构建SOA集成平台时候,一方面是解决集成问题,一方面是解决共享问题。集成问题一般是系统间横向东西流量,而共享一般是南北流量。
数字中台构建你可以看到更多是要专注在服务能力共享和能力开放上面。
传统IT应用间如何集成的不用去马上关心并解决,包括混合架构下新业务已经采用微服务建设。传统IT集成可能还用的ESB总线或ETL,而新微服务间已经用的内部注册中心完成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
数字中台真正关心的是南北流量,你认为需要复用的业务服务能力的接入,并对外的开放。这个开放可以是你内部信息化的前端应用,也可以是外部合作伙伴间协同。
按这个思路你会看到在构建数字中台的时候可以最大化兼容老的IT系统。
老的单体应用系统是否微服务拆分我们并不关心,只要能够将共性可复用的业务能力识别出来并接入和注册到数字中台即可。
第二点:能力通过接口服务对外开放
在可复用的业务能力接入后,还需要对外开放。
上层应用既有对外开放的服务能力来灵活的构建应用系统,避免相同功能,相同能力的重复建设,这个本身也是SOA的思路。
在能对外开放上,这点又类似我们常说的能力开放平台或OpenAPI平台的思路。
在能力对外开放上一个核心点就涉及到的能力商店,能力的订购,能力的开通等一系列服务流程。重点就是要方便上层应用或外部合作伙伴去消费和使用你的共享能力。
能力被使用和共享得越多,那么中台的价值自然也就越大。
第三点:对能力的统一管控和治理
最后就是能力的管控和治理,这个和SOA治理的思路基本也是一致的。
在最早的可复用能力接入后,你还需要对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这里面涉及到了安全,日志,审计,限流,计费,能力的上线和下线等一系列的工作。
这些都需要数字中台提供的管控治理能力来完成。
所以数字中台并不是识别出可共享业务能力并接入,最终再开放和暴露出去就完事,而是要持续地实现对服务能力的管控和治理,监控和运维,真正让中台沉淀的业务资产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才是构建数据中台的核心。
所以在企业遗留IT系统比较多的时候,为了最大化的兼容老的IT系统,保留遗留IT系统资产,你完全可以参考传统SOA架构思想,SOA共享服务平台+能力开放平台思路来构建企业的数字中台。这个数字中台的构建有没有做微服务架构改造,有没有实施类似容器云,DevOps并不是关键点。
虽然类似云原生技术平台是构建当前主流数字中台必不可少的数字基础设施,但是一定要意识到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绑定关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你去构建数据中台,并没有说一定要使用类似Hadoop的底层大数据技术平台,只要你当前选择的技术平台能够满足你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的需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