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肆虐而来,全国各地打响了防控疫情的保卫战,冲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血汗誓死捍卫每一位生命。疫情期间,智慧医疗的充分利用,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利、高效地医疗服务。同时,5G作为抗疫的“新人”,在智慧医疗领域的表现也赢得了无数叫好。
可以说,疫情加速5G智慧医疗的实践和落地,这让业界更加关注5G智慧医疗的“下一站”是什么?
1、医疗因何“智慧”?
以新IT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地的深度和广度极为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学习模式。2008年,IBM提出“健康地球”概念,智慧医疗是六大领域之一。医学,这个非常传统的领域,也毫无例外地在接受时代的洗礼。
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
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出台《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智慧医疗是护航健康中国的最关键一环,已成为了一种难以阻挡的趋势。
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智慧医疗快速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智慧医疗市场规模706亿元,2019年我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规模约为880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1000亿元。
与传统的医疗体系不同,智慧医疗要建立一套智慧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体系,使患者用较短的等疗时间、支付基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
此外,传统的医疗体系比较单一,而智慧医疗广泛覆盖医疗各环节,包括挂号问诊、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诊疗支持与辅助、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公共卫生建设等。
“只有在先进技术武装的情况下插上腾飞的翅膀,才能使优质医疗不足又要配置到普通人民群众当中成为现实。”专家指出,要想让医疗变得更加“智慧”则需引入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是最佳举措。
智慧医疗要以大数据为核心要素,加强先进技术的武装,不但在存储、汇聚,而且要在应用上下功夫,争取有所创新,让数据更好的为人服务;由于5G具备超高速率、大宽带以及低时延等特性,使得远程的手术、远程病理诊断等方面都应用都变成了可能;而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智能诊断、临床决策、精准治疗以及健康管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2、5G为智慧医疗“加分”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73岁的李兰娟院士和17年前面对SARS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在了防疫最前线。而作为抗疫的“新人”,5G虽是初次登场,却也赢得无数掌声,其中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实践更是具有代表性。
在去年召开的“2019世界5G大会”上,李兰娟就曾表示,5G将带来医疗卫生重大的变革,并对5G智慧医疗寄予厚望。她透漏,“截至2019年11月,全国超过10个省市已经出台了5G发展计划,重点发展5G智慧医疗。截至2019年6月,全国有20个省市,共计46家医院开展了5G相关项目。”
从实战中来看,5G也为智慧医疗加了不少分。在抗击疫情的第一前沿阵地——武汉火神山医院,近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工作人员,它就是中国移动提供的“5G远程医疗小推车”。湖北省外专家可以借助这个小车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对武汉隔离区患者进行诊断,救治效率与效果将得以进一步提升。
近日,中国移动助力解放军总院实现了5G远程B超对雷神山医院的业务协同。由解放军总医院医生操控手柄,为远在雷神山医院隔离区患者做超声检查,检查图像与病人的情况同步回传,实时诊断,极大帮助了一线B超检查工作的开展。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天佑医院迎来2台5G智能医护机器人,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执行导诊、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工作,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两台5G智能医护机器人包含了服务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由中国移动携手达闼科技向两家医院捐赠。基于中国移动5G网络,可以快速、灵活、安全的支持医院疫情防控机器人的部署和运营。
当前疫情严重,重症患者数量多,但一线医生资源紧缺,急需床旁远程会诊方式引入远程专家的实时指导,助力一线医生的救治,同时尽量降低医生查房感染风险。为此,中国移动迅速响应,用两天时间紧急制定了5G移动床旁会诊方案,打通了北京知名医院与湖北疫区一线医院之间的会诊通道。截至2月9日,中国移动的10台5G床旁会诊车已进入病区。
此外,浙江移动在浙江嘉兴海宁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完成全省首个“5G热力成像体温检测”系统建设,有效地助力医院门诊患者就诊发热预筛选工作,大幅降低了门诊医护人员接触式测温的风险。
3、5G智慧医疗的“下一站”
此次疫情,让5G智慧医疗的实践加速落地,也让人们更加关注5G智慧医疗下一步的发展。
如李兰娟所言,“5G医疗要发展,标准要先行。”全国30多家医院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学会、三大运营商和华为联动启动《基于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制定工作,有了标准才能有更好的应用。该《标准》融合了医疗和通信两个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把5G和医院信息网络结合。这一标准有望使国内医院实现同质量同标准建设。
从发展思路来看,5G医疗仍有几方面工作需要努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上层应用是否能够真正落地;要发挥技术合力实现价值的叠加;通过信息标准的应用不断提高系统间互操作能力;应用发展同时重视安全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5G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融合起来,可构建或者优化大量的医疗应用服务。这就需要产业链各方企业要充分发挥技术合力,最大化实现价值的叠加。作为智慧医疗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移动一直积极推动5G智慧医疗的发展,并践行这一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移动联合超过20个省份50余家医院积极开展5G医疗探索与实践。而在本次抗疫攻坚战中,中国移动充分发挥自身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优势,帮助医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用技术手段从死神手中抢生命。
再以上述提到的“5G远程医疗小推车”为例,它就是一款多技术叠加的高价值医疗服务产品。5G移动医疗车进入病区,实现了病区与远程专家的视讯连接,建立多方会诊,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还可以为患者提供远程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等服务。此外,医疗推车实现了将患者病历、影像等通过5G专网实时分享给远端专家,让诊断更加便捷高效。
技术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智慧医疗的最终目标是:人人有健康体检、人人有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人有医疗保险、人人有家庭医生、人人有健康保健服务。
【本文为51CTO专栏作者“移动Labs”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