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看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

CIOAge
在现实社会中,城市与工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工业落地的载体,工业是城市兴盛的支撑。可能因城市与工业在现实社会中的关系映射到了虚拟空间,“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国内走出了几乎一样的发展之路。

在现实社会中,城市与工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工业落地的载体,工业是城市兴盛的支撑。

可能因城市与工业在现实社会中的关系映射到了虚拟空间,“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国内走出了几乎一样的发展之路。

[[252036]]

舶来概念好念经

“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做为近年来出现的两大热词,在虚拟空间交相辉映。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来自2012年美国GE公司,且是GE“以一公司之力,在全球较大范围(特别是中国)内硬生生地掀起了工业互联网的狂潮,可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朱铎先、赵敏《工业互联网,谨防步大扭胯——GE Predix困境带给我们的启示》)。“前无古人”未必。信息界都知道“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就是由美国IBM公司2008提出,在IBM的推动下,在全球较大范围(特别是中国)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后无来者”更是未必。在中国尤其是IT界一向有跟风的爱好。这些概念,在中国都能找到很好的受众。今后若出现如“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般的其他浪潮,也不足为奇。

中国对这样的概念,一向都有很好的胃口和消化能力。“工业”加了后缀“互联网”,构成“工业互联网”。而在当年,“城市”加了前缀“智慧”,构成了“智慧城市”。

国内热、国外冷

美国“工业互联网是在美国政府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的加持下,希望通过新的技术、标准、商业模式来‘重新定义制造业’”(朱铎先、赵敏语)。按理“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概念起自欧美(核心是美国),加之其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又较高,理应优先、系统、大规模地实施。目前的现实却是,他们是起了个大早,但最大的应用是中国人。

前几天主流媒体声称,中国已经有50多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不可谓不快。这种情况,在几年前的中国,在“智慧城市”界同样已上演过了。一是国家部委、省市确定的试点多,二是各种论坛、会议多,三是各类规划、方案多。当前,中国提出建设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总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上展开。

两者都反映的一种情形,就是“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都是在中国大热,而在国外较冷,这既是中国当前全球制造业领先、城镇化加速的现实表现,也是中国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来赶超先进国家的具体体现。

供给侧热、需求侧冷

工业互联网是美国先进制造大背景下的一种发展;智慧城市早就有美国政府《数字政府: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的平台更好地服务美国人民》的背书。而在国内,工业互联网同样是含着金汤匙而出生。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国家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下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智慧城市,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要求,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应地,各省市区、各城市出台了大量的落地政策。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而行业声称工业互联网平台有260多家,可谓全球之冠。在智慧城市界,以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中国新型智慧城市企业百强榜单”为例,其包含的企业既有中国新型智慧城市企业100强,又有基础支撑、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宜居环境4个行业分榜单,各类智慧城市公司也有数百家、乃至数千家之多。

但对“工业互联网”实施的主体、真正的受众——企业来说,仍然处于观望的状态,行业对于工业互联网的ROI(投入产出比)也多有犹豫。在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北京东方国信(300166,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敖志强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两头热,中间冷’。政府热、平台热,企业冷、平台上的供应商冷。”

同样,对“智慧城市”实施的主体、真正的受众——城市、市民来说,“智慧城市”好像与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既没有了解他们有何需求、也没有体现出他们的急需,对智慧城市服务的认可度远较消费互联网低,也没有在他们中间引起什么涟漪。

应用热、理论冷

两者的应用热潮在前面已做了大量的陈述,在此不再赘述。

而在理论方面,工业互联网似乎边界并不清楚,在中国被无限放大;同理,什么是“智慧城市”的“智慧”等最基本的问题在“智慧城市”界也都没有得到解决。

搞清楚这些理论,不但有助于正确指导实践,而且对中国制造的本质推动事关重大。

既然,在现实社会中,城市与工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在虚拟空间,“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的关系是否也是密不可分的?

对此,笔者在“不懂工业互联网,你能建好智慧城市?”中已做了一个方面的论述,就是“工业互联网”将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否可以说“不懂智慧城市,你能建好工业互联网?”,应该说也是肯定的,就是“智慧城市”将有助于“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两者将会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要求政府在推进“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时要通盘考虑,明白政府参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只有符合政府必须直接参与,且满足充分必要条件的,才能由政府直接参与。在“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中政府再不应“好心办坏事”了,让边建设、边浪费、边淘汰的情况消减政府在“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努力上的成效。

莫做难兄难弟

“智慧城市”的从业者需要补上“工业互联网”知识短板,学会将“工业互联网”的能力赋能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工业互联网”的从业者需要补上“智慧城市”知识短板,学会将“智慧城市”的经验应用到“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中来。

只有对两者都有深刻的理解,才有可能避免更大范围的各自为政和信息不共享,才能实现相辅相成。

不然,从“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已走过历程看,两者有可能成为信息化领域的“难兄难弟”。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亿欧网
相关推荐

2018-08-15 09:02:59

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

2021-09-08 15:23:37

智慧城市智能照明物联网

2020-04-17 14:37:09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技术

2016-02-01 17:19:58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2017-08-11 13:03:54

互联网+工业转型

2019-11-07 22:53:10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IOT

2018-03-20 13:44:33

腾讯云网络电视4k

2020-11-30 13:58:36

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挑战

2023-12-06 09:37:14

接口协议物联网

2019-11-05 08:46:29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IOT

2019-10-10 17:35:13

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

2017-08-23 10:20:54

2016-11-07 17:38:31

华为智慧城市

2021-04-26 05:36:59

物联网

2018-04-22 09:30:26

工业互联网

2018-04-17 11:38:27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

2018-09-18 14:29:54

2016-11-02 17:00:06

华为智慧城市

2015-04-30 13:22:51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