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成型之初,有人迫不及待、有人犹豫不决。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工业4.0等系列宏观政策的落地实施,都少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力,无疑,数字化转型正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强势风口。
面对数字化转型,互联网领域和传统行业基本上都持有认可的态度,但在具体进度规划和实操层面却大相径庭——前者快速入局、实践效果可圈可点;后者蓝图构想并不少,但落地却明显滞后。这一反差背后的原因及其应用实践,都值得深入思考。
从概念理解程度、实际应用效果等维度权衡,组成当前数字化应用***梯队的多数是互联网企业,与生俱来的数字化基因、相对庞大的数据处理需求,都成为互联网企业走在前列的优势因素。
在众多成功案例中,主打“AI+教育”的“英语流利说”堪称典型——成立之初选择AWS云服务。此后,该品牌不仅在云服务模式上不断尝试、优化,对云服务本质的认识和定位也越发深入。该公司一位创始人曾表示,企业要对自己的上云架构有未来规划意识。也就意味着,企业上云的架构设计多数都是超前规划,要为未来的产能需求预留空间。
然而,这种“未来规划意识”推行得并不那么顺利。在云服务商巨头的名单上,该教育品牌的体量并不出众,因此无法得到全程定制化的服务,这也是很多初创互利网企业上云和数字化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但是这一矛盾也促使该公司开始思考、并逐渐理清了数字化应用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即企业自己的技术人员专注于业务真正核心的地方,结合企业对行业的洞察推动产品的进展,去了解AI应用、大数据技术如何落地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以求真正建立自己的壁垒。
这一案例,让我们认识到数字化的工具特质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它是企业产品数字化应用的强大支撑;另一方面,无论是上云还是其他数字化的应用,都无法替代产品自身研发的核心地位。
既然云服务是一种数字化的强力工具,那么传统行业为何没能成为***梯队的主力?
近年来,在传统行业的各种场合中,“数字化转型升级”都是一个高频热词,但真正将数字化和产品深入结合、***落地的却***。
以金融领域为例,支付宝为代表的阿里系各种金融平台和支付软件的推出,不仅改变了消费支付的习惯,也极大冲击了传统金融结算模式,一度让传统银行措手不及。也正是在这种冲击下,国内银行开始放低姿态、重视“金融云”以及数字化的大***。
国内五大股份制银行中,目前数字化实操较为积极的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在上云以及其他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尚没有太多的亮眼举措。其中,工行在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等业务系统上进行了云化和微服务改造;农行的生产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的虚拟化率分别在70%和80%左右;而建行更多集中在针对基础应用层面的云计算应用,以求简化传统业务流程。
不同于五大股份制银行的“浅尝辄止”,恒丰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上实现了大踏步前进。据悉,恒丰银行克服了重新规划数据中心、域名改造、DNS改造,甚至是公司组织架构大规模调整等困难,从设备的高可用过渡到了架构的高可用,不仅实现了银行业务100%云化,还将对外输出行业金融云。
非银行金融企业的上云与数字化实操情况也大致相似,诸如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在部分业务上的云化尝试,以及深圳证券通信所大力推动的证券云业务等。
整体看来,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多还是集中在基础应用层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处理等工具,对传统业务链条末端进行简化、改善,其目的多数是为了降低成本或改善与用户端的链接方式,以求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而能够像恒丰银行一样“打乱重建”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改革的金融企业,目前尚无二家,且这种魄力所能带来的收效如何、会出现哪些问题,还有待观察。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对包括上云等数字化生产方式之后所潜藏的信息安全怀有较大顾虑。
事实上,信息安全并不是只有金融领域的特有问题,只是金融信息安全关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安全稳定,贸然抢风口的潜在风险是其不能承受之重。因此,要推动金融行业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入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和保障措施是必要条件。
拥抱数字化的正确态度
无论是英语流利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数字化应用创新,还是金融企业为代表的传统领域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努力尝试,都印证了一个论点:数字化经济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在宏观层面,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去产能、调结构、去杠杆等系列政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阵痛,亟需引入更为健康的长效机制来缓解、治愈。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应用,无疑能够在质的层面为国家经济改革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选择。
当前需要讨论的是,我们要以何种姿态拥抱数字化?
首先,数字化的内涵应得到正确的把握。数字化不仅仅是将业务上云,也不单纯是利用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对传统模型进行简单的优化,而是应该在把握数字化内涵的前提下,对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模型和产销链条进行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设计。
其次,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过程和工具,真正要为企业效益和经济发展带来质的提升,还要看数字化建设通向何处。以制造业为例,实现生产、研发和销售的人工智能就是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数字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尤其是对云服务供应商而言,如何抓住机遇,为各类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是能否在数字经济大潮中夺得市场份额的一个关键。
***,无论是走在前列的互联网企业,还是谨慎慢行的传统行业,都应对数字化的未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对传统行业而言,适当的放慢速度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毕竟数字化生产经营与传统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态,一个拥有广阔前景和***潜能的领域,往往都要经历一波三折、不断自我完善优化的过程;而那些从诞生就被誉为“一片大好”的新事物,十有八九都有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