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绿色基调的门店里,黑西装白衬衫的年轻人们,随时准备穿街走巷,带着一个个希望在这座城市落脚的人,不停看房,一套,一套,又一套。
这是链家的公众印象:线下、传统,人多,缺乏科技感。
12 月 3 日,链家网技术副总裁惠新宸坐在公司三楼公共休息区,告诉对面的一众记者,「我们的产品技术团队有 1000 多人」。大家心里想的是,需要这么多?
链家网的办公大楼在北京海淀区上地五街,再往北一点,就是码农云集、超越五道口的新晋「宇宙中心」后厂村路,百度、网易、新浪、腾讯都在那里安营扎寨。2014 年,链家网从链家总部独立出来,奔着挖掘码农的目的,从望京搬到了现在的福道大厦。
上午 10 点,链家网两天一夜的「黑客马拉松大赛」正式结束。一间小会议室里,一个小伙子面对参观的记者们,有些紧张,用颤抖的手指划动手机屏幕,讲解着他的五人团队设计的产品。这款暂且命名为「经纪人助理」的产品,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整合和挖掘,让买房/租房人与经纪人的沟通更加便捷。
大楼里的互联网公司作派,除了 LOGO,一点都不「链家」。
4.5 亿元「真实房源计划」
对链家的刻板印象,深刻而普遍。在这家公司发展的 16 年间,外界给它贴的标签有且只有一个:房产中介。
所以,2015 年惠新宸从新浪离职加入链家时,程序员圈子里炸了锅:他去这么传统的一家公司,为了什么?
惠在码农界声望颇高,人称「鸟哥」,也有人视他为「亚洲第一程序员」。当时他是新浪微博平台与大数据部总架构师,更早之前,供职于百度和雅虎中国,长期致力于 PHP 技术的提升。
后来,「鸟哥」跟人解释,去链家是为了寻求个人的更多挑战。链家承诺给他更多的试错空间,并且,这家公司对数据和技术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本质上,房产中介做的是信息贩卖工作,让房产信息在买卖双方间流通。为了提升流通效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是链家的必然选择。
房产中介的互联网化有其特殊之处。首先,房产信息并不是无中生有,它一直存在于线下,链家要做的,是收集它们,并搬上网;其次,在这个搬运过程中,信息不能失真、虚报,否则将引起消费者的严重不满——假房源泛滥,是这个行业此前被人诟病的原因所在。
2008 年,链家启动「楼盘字典」项目,目的是摸清链家覆盖的城市中到底有多少套房子,并确保房子真实存在、真实委托、真实价格和真实图片。摸排行动先后进行了三次,借助 GPS 定位技术,2014 年,链家终于数清了 24 座城市中的 6000 万套房子,其中北京有 700 万套。
三次数房行动总计花费 4.5 亿元,如此巨大的投入下,链家的意图并不止于单纯的信息大迁移,它想更进一步。
2016 年 6 月,链家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对媒体描述技术化改造后的链家:「要我说这个行业有三股力量,一种叫传统中介,一种叫互联网中介,第三种叫链家。」
上周日,《极客公园》记者问链家网 CTO 闫觅,怎么理解这句话?
闫回答:「我们的技术、产品理念、流程机制的设计,真正深入到了整个房产交易过程当中,而不仅仅只是把房子搬到线上,不是让网民看到房子打个电话就完了。互联网不是一张皮,我们研发团队 70% 的精力是在做运营流程管理。」
互联网怎样才不是一张皮?
黑客马拉松是码农圈流行的活动,一群人聚在一起,几十个小时开发出一款插件。累了,现场休息。
多年以后,惠新宸还在回忆:「我曾经也参加过这种活动,挺怀念大家一起熬夜做事情的感觉。每一个有极客精神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比较享受,玩得比较开心。」
虽然在链家网担任了管理岗位,但惠新宸仍旧掩盖不住身上的码农气质——实诚。有记者问他一些比较敏感的数据,他望了眼旁边的公关,回答:「他们不让我说。」
惠解释链家网举办黑客马拉松的初衷:「我们没做任何限制,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我们的数据和技术积累,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房产服务链条中的痛点。」
所有痛点的解决,最后都指向一个目的,加速房产交易的完成。互联网技术让中介服务全程可视化,也提升了看房、沟通等环节的效率。
不过,随着房屋数据的不断完善,如今买房/租房人在链家网上遇到的困境,已经不是信息不够,而是信息过载了。
「原来围绕一套房子可能有 10K 的数据,现在可能达到一个兆或十个兆,如果我把这么多信息推给用户,对用户来说是负担,反而不会做决策了。」惠新宸说。
同时,用户也很难用具体量化的数据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大多只是对理想住房的模糊概念。链家网希望能通过技术手段,快速获知可能连用户自己都表述不清的具体需求。
通过用户在链家网的浏览记录,链家有了用户画像,知道用户对房屋的偏好,再结合大量的房屋数据和已经成交的历史记录,惠新宸认为他们能「通过算法,帮助用户更快地进行决策」。
闫觅认为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他们在做用户精准画像这件事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挖掘经纪人和客户之间的电话语音数据(通过链家 APP 给经纪人打电话会提示「可能被录音」),链家能获知用户更加具体的需求——找房急不急,要几居室,对装修的要求,什么价位。然后,再把客户和数据库中的房子进行匹配。
今年初,闫觅在一场演讲中还表达过「用房产大数据做『父爱算法』」的观点,即不仅要做到「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母爱算法),还要更进一步,告诉用户「什么才叫好」。
「我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智能化地给出一些理想的选择,而不仅仅局限在他所指定的一些描述里寻找结果。」
这种引导有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闫觅当初在北京买房,本想只看些一居,但最终却买下了一套三居,因为他觉得这套三居性价比高。
左晖去年向媒体阐述「链家希望以数据为基础形成核心能力」,「比所有人更懂我们的消费者,甚至比消费者自己要更懂什么最适合他们」,说的便是这点。
另一端,经纪人是房产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目前链家有 15 万经纪人),要加速交易完成,他们需要更强的专业和服务能力。链家网内部目前有两大产品体系,一个是面向普通用户的链家 APP,另一个则是供经纪人使用的产品 Link。
Link 除了让经纪人和用户的沟通更加快速便捷,还能给经纪人提供用户画像、培训等服务。
链家对外一直释放的说法是,把经纪人也当客户。链家作为平台,对外服务客户(消费者),对内也服务客户(经纪人)。
回到黑客马拉松,惠新宸说这次活动是要「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比赛看对数据是否会产生新的解读」,去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经纪人效率,让服务更加规范。数据上网后,不能就躺在那里,否则链家成不了「第三种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