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宝支付CTO:当心区块链技术背后的这些“埂”!

原创
CIOAge
区块链之火比肩人工智能。在人人都谈论区块链的价值如何的同时,不能忽视这项技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51CTO记者 李玲玲 北京报道】“未来的互联网一定是以价值传输为发展核心的,而区块链必然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石。”说起区块链,天津融宝支付网络有限公司CTO韩涛兴奋不已。

  时下,区块链技术的风头堪比人工智能,成为继云计算、大数据之后的又一个科技“风口”。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也首次将区块链技术正式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并赋予区块链技术作为建设“数字中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地位。

  可以说,从行业到国家决策层面,都将区块链技术置于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甚至被视为“具有颠覆性的技术”。

  其实,抛开“分布式账本”、“分布式数据库”、“智能合约”这些认知,区块链技术的真正魅力还是在于它的去中心化、透明性、不可篡改以及公开性等更符合“互联网理想特征”的特性。这些特性使人们看到了区块链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数字货币、清算结算、股权交易、审计、公证、能源互联网建设、征信等。作为一项底层技术理念,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完美地”解决当前共享经济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陌生人信任等难题。

  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家都想往这里扎,但真正能做成什么程度,谁都没谱,都还是在烧钱,在找场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现在都这么做。”韩涛坦言。

  显然,区块链技术除了当前在比特币领域的成熟应用外,更多的场景应用尚处于实验阶段,产业化道路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198020]]

  那么,究竟什么是区块链?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在知乎上给出过比较通俗的解释:区块链(Blockchain),可以简单分解为“数据块”和“链接”。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用密码学的方式予以加密;链接是指每一个区块与下一个区块存在链接关系,从而构成了区块链。

  区块链的颠覆性到底有多深远目前还难考证。从事金融IT多年,同样也热衷于区块链研究的韩涛却认为,现阶段区块链场景化落地难的瓶颈问题实则不容忽视:

  1、 技术上存在瓶颈。他表示,区块链技术会导致系统性能很慢,目前能够做到一秒钟的并发量仅几百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区块链的场景应用,比如一秒钟几百万笔的第三方交易业务就不适用。

  对于性能非常慢的原因,韩涛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在区块链里,假如想证明A欠账,得问好几个人,这信息来来回回去证明自然就慢,技术上称之为共识算法。“现在算法也在改进,原来一秒钟才处理一百笔,现在是二百多笔。”显然,区块链的安全、可靠,恰恰是它的证明机制使然。

  2、 数据源的真实性难以甄别。从技术角度来讲,可以将区块链理解为“分布式数据库”,即在全球有无数个节点,我们将数据存在A、B、C……节点上,它们互相之间是可以验证的。这也是区块链“去中心化、安全可靠、公开、不可篡改”几个最吸引人的优点,当然区块链也可以对接API,能够接受外部的数据。但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外部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要能够保证,“如果你一开始放上去的数据就是错的,或是有虚假成分,那就没办法了,这是关键。”

  3、 法律上仍是盲区。当前,区块链的迅猛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代币,例如业界大热的比特币应用;第二阶段是资产数字化;第三阶段就是金融产品。现在区块链发展处于找产品、找场景的阶段。像供应链金融、电子票据一类就非常适合应用区块链技术。不过,韩涛认为,不论何种应用,关键还是要有法律和监管机制配套才行。否则,一旦发生纠纷,很难分清权责问题。

  4、 建设成本高。区块链作为一项底层技术,如果企业想要基于此自建应用,不仅开发成本高,而且周期长。“一个应用场景,搭底层业务和底层环境,没有半年搭不起来。而且一个优秀的区块链开发人员年薪至少都在五六十万以上。这样做其实真的是浪费,实际底层东西都一样,没有太多区别。”

  既然自建路径成本过高,那选择外部既有平台搭建应用是否可行?比如类似云计算的IAAS、PAAS服务。据韩涛介绍,这类模式如以太坊也在提供,不过,服务商还非常稀缺,在应用方面也还没有云那么成熟,并且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5、 分叉机制隐患难消。相信前不久以太坊两个主要客户端Parity和Geth突然出现不同步情况,意外造成两个链并行,直接影响交易正常进行的事件让很多区块链关注者印象深刻。7月19日,又爆出国内最大的两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火币网和OKCoin先后就比特币分叉处理方案发布全球通告的消息。

  由此可见,区块链分叉机制给全球数字货币交易市场带来的动荡影响不小。如韩涛所担忧的,“区块链的分叉是一种自然的分开,一旦做了一些异分叉,就会出问题。特别是资产证券化、数据化之后,A叉有一份,B叉还有一份,就会有问题,这种情况对投资者或持有人都会构成风险。”

  目前围绕比特币出现的分叉事件,主要有硬分叉和软分叉两种。硬分叉是指当比特币协议规则发生改变,旧节点拒绝接受由新节点创造的区块的情况,区块链将分成两条独立的链。矿工需要在两条区块链中选择一条进行挖矿;而软分叉是指当比特币协议规则发生改变,旧节点并不会意识到规则是不同的,它们将遵循改变后的规则,继续接受由新节点创造的区块。因此软分叉不会产生2条区块链,而是在原区块链上同时存在新、旧两种节点挖的区块。

  6、 隐匿性或存安全硬伤。众所周知,全球多次爆发的勒索病毒事件正是利用了比特币的高度隐匿性。而在6月17日,创造全球最高众筹纪录的The DAO(众筹项目)因其智能合约存在的代码漏洞受到黑客攻击,导致价值达6000万美元的360多万以太币被劫持。这些不断爆发的安全事件,都为区块链的安全性敲响警钟。“区块链特征就是这样,它是不可追溯的,出了问题你是找不到这个黑客的,这有可能成为它的硬伤。”

  韩涛认为,鉴于公有链存在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区块链的未来一定是会向私有链+联盟链的形式去发展,“公有链就像大厦的大堂,谁都可以来,没有任何的安全机制,谁进来也不知道,谁干了什么你也不知道。但后两种形式结合就可以设权限,也能做到可追溯。”

  有消息显示,美国能源公司LO3 Energy于比特币开发公司Consensus Systems合作,在纽约布鲁克林Gowanus和Park Slops街区为少数住户建立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可交互电网平台TransActiveGrid。该平台上每一个绿色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不依赖于第三方组织自由地进行绿色能源直接交易。

  类似这样的小范围产品实验全球不断在发生。但如韩涛所言,企业的力量毕竟还是非常有限,不仅区块链技术自身存在瓶颈,产业化方面,包括标准、法律监管、技术服务、收益回报期长等问题都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快速落地。运转两年的R3联盟正因为一些原因现在很多成员陆续退出的事实可谓侧面印证了区块链发展的一个现状。(R3 CEV是一个国际金融业区块链联盟组织,集结了以高盛、摩根大通为代表的多家全球领先银行,旨在制定金融业的区块链应用标准。)因此,像区块链这种底层颠覆性技术其实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此外,他认为,区块链最终还是要跟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在一块,否则还是有问题。“大数据其实是做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我们可以将原始数据放在区块链上,通过智能合约,将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建模,产生另外的数据也在这个链上,它依然是真实的、不可篡改、又安全可靠的。然后再往上层,根据这些数据搭建人工智能的东西,这条链就打通了。”(完)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责任编辑:wangxuze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21-03-29 23:09:45

区块链互联网技术

2022-05-12 13:03:00

DLT分布式账本加密货币

2019-11-13 09:46:08

技术研发指标

2019-06-12 09:00:00

2018-03-22 20:30:50

区块链支付宝数字货币

2018-06-20 10:49:22

2019-11-12 09:28:10

区块链技术应用程序

2018-03-05 15:17:01

区块链支付宝数字货币

2018-06-21 07:25:04

2021-04-26 15:04:28

区块链支付贸易

2020-01-07 13:09:39

区块链比特币技术

2018-03-27 09:52:30

区块链数字货币比特币

2021-03-03 16:56:43

数字货币区块链央行

2021-02-10 16:08:43

区块链数据挖矿

2020-09-28 07:07:52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国际贸易

2021-12-07 14:49:26

区块链虚拟货币加密货币

2021-03-11 15:21:57

区块链数据政府

2020-03-10 12:35:46

区块链数字货币比特币

2021-04-09 06:25:41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

2022-10-26 08:42:28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