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农户变身电商大户,村民离开麻将桌送起了快递,养牛养鱼轻轻一点实现“远程监控”,抢红包不用再上屋顶……因受制于地形地貌,“美丽乡村”曾经是落后闭塞的代名词。现如今,随着电信800M网络的建设和覆盖,很多偏远乡村借助4G网络“信息东风”已经实现华丽转身。
信息扶贫 “造血”农村扶起人心
信息即资源,资源即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湖北电信依托800M资源优势,厚植“信息扶贫”理念,运用创新载体,走出了一条加快乡村信息化建设,助力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在黄冈罗田县海拔近700米的天宝山,树立着三栋新建的牛舍,90后大学生贺根正扒拉着手中的ipad,将一张张黄牛肉的图片、视频等传给屏幕那端的客户,随着付款信息提示频频跳出,罗田民生养牛合作社的半年销售任务已基本完成。
回想两年前刚盘下这300多亩荒山作为养牛基地时,电话信号时有时无,上网搜集养牛信息时常掉线,贺根只能瞪着手机干着急。自从湖北电信800M网络建设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在强大的网络助力之下,贺根的养牛场很快打开了局面,从最初14头牛发展到现在的700多头。致富不忘桑梓,2015年11月,贺根发起的“大别山黄牛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启动,支持300家贫困户每户代养3头土黄牛,年增收超过1万元,实现脱贫致富。
扶贫,亦要扶人心。18岁的李中华是恩施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8组村民,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形成了自卑和自闭的性格。按照国家扶贫政策,李中华住进了扶贫安置房,湖北电信也及时伸出援手,为他接通了100M光纤宽带,并送去免费的电信800M网络电视和手机。网络为李中华带来了精神世界的充盈,他学会了使用幸福新农村信息平台,人也变得开朗积极。“我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工作。过些时想去学修车,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李中华信心满满地说。
智慧政务 推进农村管理提档升级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升级,不仅成为实现智慧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还是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途径。随着电信800M的建设,政务办公、森林防火巡防、平安乡村建设等领域均实现信息化,为村民带来了更便捷更现代的田园新生活。
襄阳市南漳县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大力推广电子政务移动办公软件,实现了办公无纸化、签批实时化,告别了以往效性差、流转时间长的局面。电信800M基站建设后,进山的路上就可以用手机办公,出差、下乡回来后不用加班批阅,提高了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
在黄冈市红安县杏花乡五云山村6000多亩林场,56岁的林防员耿显乾用上了一部装有“林防E通”的手机来巡护林地。一旦发现火灾,手机就可精准定位且能一键报警,并上传火情照片和视频。这是湖北电信与红安县林业局携手打造的一款“巡防神器”,能实现林防巡查实时监控、火情信息及时上传、应急指挥合理调度。目前,全县已发放了2000个手机应用终端。
在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信息化指挥中心,硕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三胡乡几个重要路口和区域的实时监控情况。据介绍,该中心于今年3月份建成使用,承载着全乡网格化管理、“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系统、“幸福新农村”平台的更新及各项信息的收集处理功能。湖北电信800M助力政府将社会综合治理手段延伸到农村,有效破解了社会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难题,确保老百姓安居乐业、平安出行。
网络兴民 促进农村经济升级转型
网络通、信息畅,电商兴、村民富。随着湖北电信800M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村民借助互联网工具爆发出惊人的创新力和生产力。野生蜂蜜、香菇、木耳、黄牛肉等各种农产品飞出了“山窝窝”,“乡村游”、“智慧游”又将山外的客人纷纷引进来。电信800M打通了产业进村的“***一公里”,建立起了“农产品进城、生产资料下乡”的城乡对接平台和流通渠道,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助推器。
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大堰沟村52岁的村民陈安清,2015年回乡种植香菇。由于缺乏技术,仅有50%的培植成功率。今年4月份中国电信800M无线网络覆盖之后,他通过“农技宝”手机APP软件在线咨询专家,学习香菇培育技术,今年的香菇培植成功率可达90%,年收入也将翻一番。
不仅是***产业借助网络开辟了发展新路子,第三产业也受益于“互联网+”带来了红利,引发了质的飞跃。
昭君别院位于昭君镇陈家湾村一组,是宜昌市兴山县重点打造的特色乡村旅游聚集地之一。开业之初,由于地处两山之间的山坳里,网络信号不好,生意惨淡。2016年9月,这里有了全县***个免费WIFI区域,今年4月,电信800M精品网络已全覆盖,如今客栈常常是一床难求。有了网络,一些电商平台也落户到这里,本地柑桔、豆豉、腊肉等土特产汇聚于此售卖。客栈负责人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管理APP,手指轻触,当前营业情况、收银情况、菜品销售情况一目了然,尽在“掌握”。
一路乡村行,可以感受到电信800M精品网络覆盖,让世界更近,让生活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