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com原创稿件】 日前,由51CTO信息化频道CIOAge举办的以“打造'智慧交通',保障城市高效、安全、智能化运行”为主题的交通行业应用沙龙在京举行。来自北京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北交大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国际卫星地面及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公路研究院等各交通领域的技术负责人齐聚一堂,展开积极地交流。
不能忽视突发事故的前期预防
北京某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信息技术部负责人着重强调了最为人们忽略的数据中心安全隐患与预防问题。他指出:“经验教训证明,平时我们多注重理论探索,但是真的遇到不可抗力的故障导致服务器、硬盘损坏,数据大规模丢失时,如何保障核心业务的正常运转,并不简单。”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大家关注信息安全、智能出行等交通领域应用层面的技术和实践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已有数据中心的灾备,特别应重视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
由此,他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应对突发事故的一些经验。
一、日常制度的建设。“不仅仅在纸面上进行,作为一个IT管理者,每个月都要定期建设、回顾、总结日常制度”;
二、重视基础设施的稳定和安全。包括日常过程中文档的记录,机房的出入记录,设备打补丁的记录,更新的记录等等,这些过程的文件记录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ISO27001的风险识别。“不论做不做ISO7001,都应看一看这套体系,它能够帮助我们规范文档,也是减少风险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制定预案。重视演练,认真对待,要考虑如果真的发生不可抗力故障,该如何应对才能保障业务不受影响;
五、建立热备。“哪怕费用高也需要部署,否则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智能交通应重视正确规划
近几年,中国的一些城市,例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交通拥挤不堪,而相对二三线城市则人烟稀少。
北交大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程至诚在讨论中指出:”这是中国交通规划集化的结果,即部分区域的资源被过分集中。”
面对上述问题,他从路域经济的角度来论述交通轨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
首先,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些基础设施,才能实现海运、铁运、汽运,包括现在的公铁联运,航空铁路联运等的修建;第二、经济真正繁荣的要素,需要城市与城市之间能够进行资源交换,而这些必须依托于交通运输。
针对如何解决现在部分资源过于集中的问题,他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资源均衡化。均衡化就是把压力、问题等等要均衡分配到不同的城市,而非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第二、资源特性差异化。
最后他指出,回归理性的准则是政府用交通导向下的发展去做规划。例如,在北京八通线的末端布置一个社区,首先把基础设施、轨道交通修好,然后测算路网的承载能力,最后再考虑布置30万人口,还是50万人口的社区规划。
实现智慧交通,离不开前期的正确规划。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实际道路上的路标信息。因为后者是安全同行中,采用智能识别技术的一个核心基础。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高速公路上往往密集排列着很多标识标牌,并且标识上反应的信息也很庞杂,这种情况导致驾驶人在行车中根本就看不过来。”
路标在交通出行中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姜明在讨论中谈到:“高速路网上接近30%的事故全都发生在互通立交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互通立交区成为事故的高发路段?
姜明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是指引系统——路标出了问题。由于指引系统的信息不易辨认,驾驶员在互通立交区会突然地换道,或者突然地加减速,更甚者是突然地刹车、倒车,这种突然性变动会影响其余车辆的正常运行,进而造成车祸。
近几年,交通运输部门也在积极引进新技术、优化指引信息,以及对交通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标志和标线的智能识别技术,现如今处于起步的阶段,目前进展缓慢,原因在于:一是现在中国的标志信息不标准,人很难识别,机器识别难度更大;二是反光、雨雪天气会导致汽车无法识别路标,这些问题阻碍了智能识别在中国的推行。
不过,姜明认为,未来智能识别一定会是“热门”研究领域。
交通行业基础网络建设
随着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包括公路、水路、铁路等各条战线的信息化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的普及,对网络建设的发展提出高安全、高性能的要求。
中国交通通信中心高工何涛从网络区域划分及容灾和备份两个方向来综合论述了高安全、高性能下交通行业基础网络应当如何建设。他指出,
第一、区域划分。整个网络进行区域划分,就算出了一些故障、风险,也会停留在固定的区域,不会扩散出去;
第二、负载分担。基础网络建设中要实现多线路建设,这样能够分担负载;同时,当一条线路或者一个设备坏的时候,能够保证交通系统的业务不受影响;
第三、核心数据的放置。主要包括:一是租用运营商专线,通过专线产生互联的方式进行访问;二是通过VPN拨号,利用互联网加密专用通道,来实现访问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需求;
第四、虚拟化。 虚拟化是实现容灾的手段,当物理服务器发生了损坏,能立即将虚拟化的物理系统自动迁移到另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这样不会影响业务的正常访问。
精彩互动:
现阶段,利用信息化技术识别标志很难实现
姜明认为,通过信息化技术去检测,比如3D扫描,或者其他的影像素材比对,来识别标志肯定是个手段,但目前很难实现。原因在于:首先,标志的自动识别很难完全实现,差错率很高;其次,智能识别设置的条件要求很高,如果在开车途中遇到逆光现象或者雨雪天气等等,就很难正常识别。目前的手段是拍录像之后,通过人工进行审核。
核心数据还是远离公有云
北京某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信息技术主管提出:”在轨道交通领域,PIS的数据,涉及到AFC的数据等他们目前都会放在专网里。对于办公数据是否可以租云平台来做,也正在评估。但是,如果将一些核心数据放在公有云上,虽然能够节约成本,可是这些数据就有可能被厂商拿去做文章,这样很危险。“
通过此次活动,各交通行业领域的专家们就保障城市高效,安全,智能化运行的交流讨论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网络建设要保证高安全、高性能;第二,要做好交通数据的灾备、制定好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第三、交通行业的核心数据最好不要放在公有云上;第四,交通轨道的建设应回归理性,决策者理应用交通导向下的发展去做城市交通规划;第五,智能识别技术虽然进展缓慢,但未来,它一定可以在中国推行,到那时,城市方能够实现高效、安全、智能化运行。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