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智能的一线使用者 医生怎么看?

CIOAge
人工智能进入临床已不可逆转,首批使用人工智能的医生,对于其效用及不足有何评价呢?

医疗人工智能自从2016年下半年火了以后,经过接近一年多的努力,很多企业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做临床试验了,也有些产品已经成为商品开始销售,探索收费的模式。那么在人工智能产品与医生接触以后,它对医生的真实作用是怎样?各个阶段的医生使用人工智能过后对它又是怎样的态度?

记者带着好奇采访了基层医院的院长,三甲医院的党委书记,肿瘤专家,影像医生等各个阶段的核心医务人员,并且搜集了一些其他医生的想法,希望以他们为代表,从医生的角度来解读一下目前阶段的医疗人工智能。

[[19186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所职工医院院长张健燕: 人工智能增加了基层医生的自信心

4月12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职工医院近日正式启用,由汇医在线整合了浙江德尚韵兴图像科技有限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的“DE-超声机器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项目,用于甲状腺结癌诊断。据悉,该超声机器人此前已在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实现临床应用,诊断准确率达到86%左右,可以作为医生诊断的辅助工具。

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该医院的院长张建燕,了解一下基层医院的院长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产品。

甲状腺超声以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力、毫无创伤、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等突出优点,成为鉴别结节性质的***。

张建燕告诉记者,之所以引进“DE-超声机器人”,一方面是为了辅助他们医院超声影像医生,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医院所在医联体的推荐,诊断水平类似与副主任医师超声机器人配置到医联体中的基层医疗机构,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患者首诊的诊断能力和水平,让患者不出远门就能接受高水平的诊断。

以前,他们的医疗流程是这样的,门诊医生推荐疑似甲状腺癌的患者,去做超声影像,然后根据影像找到结节位置,并结合临床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如果还难下结论就走病理。

但是,甲状腺癌发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诊断指标复杂、指标特征不明显,所以诊断时要结合患者年龄、性别、病史、体征以及各项检查进行全面分析,这对医生的经验要求很高。

现在他们引入“DE-超声机器人”,患者影像数据出来以后,机器人5分钟内就会给出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医生再结合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提高准确性,这一点从目前诊断过的100多位患者来看确实有用。

说起人工智能的带来的改变,张建燕告诉记者,除了提高医生判断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是提高医生的信心,有一个水平相当于副主任医生的人工智能助手帮忙,医生在做出诊断结论的时候更有底气,更加的自信。

不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只是助手,当人和机器发生冲突以后,比如说机器认为是结节而医生不这样认为的时候,医生会集合患者的情况,慎重考虑后做决断。

对于整个医院来说,有了“DE-超声机器人”, 张建燕表示,医院的接诊患者确实增加了,从目前的患者反应来看,患者还是很接受这个新事物的,而且非常积极的想要接受人工智能的诊断,尚无患者排斥的现象。

说到“DE-超声机器人”的不足,张建燕告诉记者,主要是“DE-超声机器人”只是仅覆盖甲状腺癌一项,有点少,还不能满足完全满足医院的需求,另外在判断是否为结节的问题上与医生会出现分歧。

***对于人工智能替代医生工作的问题,张建燕表示,目前为时过早,他们医院的医生也不抵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现在仅仅是医生的助手,做决断的是医生。

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书记丁华民:帮助地市级医院增加影响力与竞争力

青岛市市立医院今年4月份正式使用Watson for Oncology,落地短短一周,青岛市市立医院已经为10多名患者提供了服务。

丁华民告诉记者,我国的医疗情况是好的医院大多集中在北、上、广,每个省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青岛市的当地领导和一些有钱人企业家,他们得了肿瘤以后怎么办?一般情况下是,在本地做个初诊,然后去北京、上海做做专家会诊,然后治疗。但是普通的老百姓要到北京、上海,能找到专家会诊特别不容易,***经济不允许,第二也找不到有名专家给他会诊。

沃森肿瘤落地医院以后,青岛的主要媒体做了报道,从此,医院肿瘤科的预约就多了,包括一些领导和企业家,有些人其实已经在接受治疗,他们只是想借助沃森肿瘤来确定一下自己的治疗方案靠谱不靠谱。

还有一个80岁的老工人,再接受胃癌手术后,医生根据检查建议他三个月复查就可以了,但是他有疑问,就拿着报纸来医院要问沃森。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市立医院预约的病人都不是医生推荐的,而是患者自己主动预约的。

现在的青岛发展很快,环境好,不仅人往那里定居,很多医院在那里建分院,医院多了竞争就大,沃森肿瘤进驻医院以后,预约患者明显增多,这对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和收入很有意义。

协和系医生集团主任朱颖: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做决策

朱颖曾表示,“未来50%的医生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未来初级医生、影像、病理的学科的医生,一定比例的工作将更可能由机器医生来协助完成,医生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病人的沟通和临床科研。

同时朱颖认为,到了他们这样阶段的医生有时候难点还是在于做决策。她有一个病人在检查的时候查到一个结节,目前无法判断是不是恶性肿瘤,治疗方案有两种,一种是患者每三个月做一次复查,一种是立马做手术,***种方案最保险,但是患者从此就要每天生活在自己是不是肿瘤的阴影中,第二种方案最快但是手术就有风险,患者应不应该冒这种风险?

朱颖在做决策的时候还是不能果断,她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在这方面给予帮助。

哥伦比亚大学皮肤科诊所主治医师Lindsey Bordone博士:如果人工智能帮助我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很欢迎

Lindsey Bordone博士是哥伦比亚大学皮肤科诊所主治医师,她每天看50名左右的患者,每个患者都要查看病情,做出诊断,一生大概看20万左右的病例,Bordone博士表示:“如果人工智能有助于我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会欢迎。我的一些病人在看到我之前可以把自己的皮肤问题拍照,这样会增加诊所的覆盖面。”

但是人工智能不能代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在国外,医生与患者的长时间交流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同时对于皮肤科医生来说,她可以触摸患者并仔细检查,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

长征医院影像科医生刘凯: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减少漏诊,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多了解医生的真是需求

刘凯使用推想科技的产品后告诉记者,人工智能确实可以辅助影像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同时需要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等诸多环节的协同配合。

同时他认为,医生群体认为目前AI替代医生是不可能的,帮助医生是实实在在的。极端一点,就算可以替代,就像电灯会替代煤油灯,汽车会替代马车,这是时代在进步。汽车替代马车后,马车车夫可以去开汽车。如果医生真的被替代,也可以与人工智能携手并进。

刘医生表示现在看到的很多报道可以说是伪***,企业、媒体等相关行业的人应该多与用户、医生聊,不要拍着脑门想。

江省中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顾锡冬:人工智能确实在科研、教学、诊断、治疗等领帮助我们

顾锡冬是中国最早一批使用沃森肿瘤的产品,是杭州认知关怀的***批合作客户,顾锡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沃森肿瘤的益处确实看得见,比如协助培养年轻医生、以研究实证说话选择***治疗方案、减少医生的误诊等等。

但是顾锡冬表示也表示人工智能也存在些不足,比如Watson本身被定位为辅助医生的角色,无法针对病患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进行调整,仅能就客观病理指标进行推荐方案,但肿瘤治疗的情况很复杂,并不是***的治疗方案就是患者能接受的方案,很多情况还需要医生根据病人实际状况调整,并且去说服与安抚患者,这是Watson做不到的。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龚向阳:解决医生因疲劳、情绪引发的误诊问题,同时提高医生的效率

龚向阳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是,他们医院影像科一天要看200多个病人,每个病人几百张片子,对于一个正常的人类,看片子,看多了都会疲劳,疲劳就会出现情绪化,而影像读片是个精细活,人状态不佳容易引发漏诊误诊。

有了人工智能后,它可以先做初筛,检出病灶并对病灶进行描述界定,把人工智能出的结果和医生出的结果做一个比较,结果不同的再由专家把关,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专家的工作量。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医生读片的效率。

从基层院长到医院党委书记,从影像医生到肿瘤专家,从这些采访中我们得到关于人工智能优势和不足的结论。

优势:

  • ***,医生对人工智能都是有所期待的,也是比较欢迎的;
  • 第二,人工智能产品定位为医生助手,不可能替医生;
  • 第三,人工智能主要帮助医生做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医院的效率;
  • 第四,帮助医院提高竞争力与影响力;
  • 第五,增加医生的自信心;
  • 第六,辅助医生做决策,提高医生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不足:

  • ***,人工智能不能与患者沟通,进行人文关怀,这也是他不能替代医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 第二,引进国外的人工智能产品有一个本地化的过程,另外由于国外产品用的是其他人种的数据,有些病种可能不太适合国内患者,尤其是胃癌的治疗;
  • 第三,医疗人工智能产品还在初期,病种覆盖不全,还不能完全满足医院的需求;
  • 第四,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减少漏诊,但是由于太过详细,把没必要标注的结节或问题标出来增添患者和医生困扰;
  • 第五,人工智能公司在研发产品是一定要和医生多沟通,闭门造车不一定可以创造出真正解决问题的产品。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动脉网
相关推荐

2020-07-12 15:24:55

人工智能技术疫情

2021-04-24 22:48:23

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

2018-09-27 15:42:38

人工智能看病医生

2017-03-01 20:18:04

2023-05-19 16:45:15

人工智能AI

2020-08-24 18:16:37

人工智能AI

2020-03-30 08:00:00

人工智能AI

2017-03-28 08:40:14

2017-10-10 09:58:44

人工智能 应用 临床

2024-03-22 14:47:37

人工智能

2024-08-06 13:56:39

2024-04-23 18:12:35

网络第一线DYXnetSASE

2020-07-03 09:42:13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2021-03-07 22:14:03

人工智能数据新冠

2021-01-15 09:00:00

人工智能IT数据

2022-04-02 21:58:09

人工智能人力资源技术

2020-10-09 10:05:00

智能

2020-06-22 17:22:39

数据策略人工智能AI

2012-12-04 09:41:00

2024-03-04 13:02:46

数据中心人工智能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