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写这个话题,一是看到解放军总医院原计算机室主任任连仲先生的快评——《本轮北京市药价调整考验了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功底》,我深有同感;二是无意中看到一个圈外人的评论:“为什么医改医药调价这种IT和财务应该加班的事,需要医生、护士一起连夜加班?”的确,本轮北京医改涉及医药调价的信息系统切换上线,可以提前对用户使用进行培训,但是如果系统切换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用户参与,从信息系统的设计角度,的确也是值得思量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力华
先看看本轮北京医改的几件主要工作任务,如果将其转换成医疗信息化(HIT)的语言,则主要包括:(1)药品字典调整;(2)物价(诊疗)字典调整;(3)增加医事服务费,其实也就是挂号号表的费用调整。三件工作任务,主管部门已经部署得非常清楚。对于医院信息部门而言,就是处理所涉及的一系列具体工作。其中,与HIS架构相关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基础字典维护
药品字典维护、物价字典维护、号表维护,这些都是HIS包含的模块,平时HIS维护人员也在使用。本轮医改带来的这部分工作任务,相比于日常维护,只是调整数量多、时间上有要求而已。因此,如果在基础字典维护模块中有启用时间、批量处理等功能,再加上日志记录功能(很多上级检查要求提供),应该就能满足要求。
当然,在系统设计上,还会有很多细节有待商榷。
2.组套与基础字典联动
组套的调整,是各家医院本次切换的一个难点,也是需要医生们参与最多的工作。即使是切换后,相信还会有一些组套没有调整好。
组套,是为平时方便医生操作,由临床科室自行完成的。本次医药价格调整,涉及了门诊医生站模板、住院医生站模板、临床路径、检查项目字典(本次没有检验项目调价)等几千个组套的调整。对于组套的调整,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
(1)医生自行维护:这种方式会有几个问题,需要各科室参与,并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早了不行,影响医改前的出诊,晚了也不行,影响医改后的出诊。另外,需要熟悉物价字典调整后的项目。
(2)后台批量处理:即在有对照关系的情况下,统一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了临床用户,但是信息中心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目前,尚不知是否有医院使用了这一方法。
而对于组套不能与基础字典联动,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日常偶有零星的字典调整时,就已经体现出来。比如某个项目已经废弃了,但在组套里仍然存在的情况。
因此,我院在2016年在HIS系统中新增了一个功能:虽然信息中心不能帮用户自动替换新项目,但是系统会清楚地标出“红条医嘱”,即已经放弃的项目,并提醒用户自行维护。这个小小的功能,这次医改调价在组套的变动处理过程中也派上了用场。
3.切换前后的费用处理
本轮北京市医改调价,主要都是围绕着费用展开。一系列的问题都集中在,4月8日零点前,HIS是不能根据8日零点后的价格计费的。下面列举几个场景:
· 由于系统设计的不同,预约挂号,是预约时计费还是取号时计费?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人4月7日花7元预约了4月8日的号,8日可以就诊,另一种情况是病人4月7日预约了4月8日的号,8日取号时交医事服务费费50元。为此,北京市政府专门发文,对这一期间的收费做出要求。如果系统的功能达不到,医院只能自认损失了。
· 4月7日晚上,各家医院要求医生们做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停长期医嘱,到4月8日凌晨再重新开,这是因为HIS不能自动读取新价格,医生们虽然不知为什么,但是都很积极地配合了。
· 病人4月7日开的药,如果当天不交费等到4月8日交费,仍然是4月7日的价格;这种设计也有优点,病人如果是7日交的费,如果4月8日需要退费,仍是原价格。
因此,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如何实现按当前费用计费,还是需要好好设计一下的。
4.项目与功能的关系
目前,一些HIS中医嘱所开的项目,同时代表着某些功能,计费的同时去驱动其他场景。在本次医改中,因为一些项目的废弃,导致一些程序的功能不能使用。因此,合理地规划项目和功能的关系,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5.补费的功能
医院的计费功能,绝大部分是在HIS中实现的。但是有一些检查、检验的场景,也是需要补费的。而这些补费功能就在相应的医技系统中实现了。这次费用调整,这类设计也受到牵连。如何合理地划分功能模板,更合理、更专业地完成相应的功能,也是今后HIS架构需要考虑的问题。
6.数据的后期利用
本次HIS系统切换对于收费项目的调整,可以归纳为两种方式,一是在原编码上调整,如药品编码,号表中号别编码,都没有改变,另一种是增加了新编码,废弃了老编码,如诊疗费用调整,新项目使用了新编码,老项目废弃的同时编码也废弃了。
这两种方式都满足了应用的需求,但从数据分析角度,系统中大部分是以编码形式存储的数据,内容变化了而编码没有变化,或突然新增和废弃。如果等到多年的数据累积起来,就会发现2017年的前三个月和后九个月中,数据有异动。这一问题,不知是否需要或有办法标识出来。
在本次医改调价涉及的医院信息系统切换过程中,我在具体工作上花费的时间不多,因此才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但是上面的归纳也有可能有不对或考虑不周之处,而且有些列出的问题,暂时也还没有给出解决的方法。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在北京的医院信息同行们“补觉”之余共同探讨。也许未来,新一代的HIS架构就会有更大的提升,我们也就不用再担心大的系统切换,而是配置一下,分分钟搞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