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字化平台,丰富的资源库一览无余。学生要办理注册、选课、办卡、上保险等,只需登录一个网络系统,一目了然,应有尽有。所有的课件、课程资料、老师布置的作业,随时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下载。
不仅仅是麻省理工,在哈佛、耶鲁等美国高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也开创了多项值得其他学校和企业借鉴的有效经验。在这里,数字化和信息化正在让教育变得越来越智慧和便捷。
在国内,很多学校也把更多关注目光投向“数字化战略”,力图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而***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主动融入“教育数字化战略”绝不是赶时髦,而是科学研判和分析时代背景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已经不言而喻。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相关领域做出积极部署。早在2013年,美国就提出一个愿景——“五年之内让美国99%的课堂都有宽带,让学生和老师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数字内容,”并把教育技术从教育领域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普及教育信息设备,开发各类电子教材,培养下一代国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提升整个国家的信息技术竞争能力。
在“互联网+”大潮奔涌而至的今天,教育亦不能“作壁上观”。在信息化的大潮中,教育应如何更好地应对、变革、创新和实践,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并在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方式、工作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但这与教育实践的广泛需求还有明显差距,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发展的不均衡性还较为突出,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这一任务仅靠传统的教育发展方式很难奏效,而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是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的式微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开启,中国教育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需求。抓住以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三大数字化转型动力源,已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我们已经站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风口”,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深度课堂改革,勇敢拥抱互联网浪潮,才能为教育的未来寻找一个可融入的“接口”。
拥抱互联网和数字化,更要拥抱互联网精神,倡导信息技术,更要倡导信息技术文明。从理念的角度看,要突出融合发展思维,用数字化实现对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重构。在这种重构中,教务将进一步精简业务流程、强调协作效率的提升,突显教育产品的服务特性;在学生特质差异化更明显的时代,教学相长的互动将获得进一步增强;凭借技术革新,专注与共享将为教研带来更多的可能。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在未来教室里,实时交互、视频教学、3D打印等信息化的元素将无处不在,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理念将无处不在。
变革,一直在路上。而要使这样的“教育梦”实现,关键还是去实践,在创新的进程中不断前行。